為什麼華德福老師每天都要冥想,回想小孩,回想課程,就像是在倒帶一樣;為什麼要做這件事,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意識。久而久之,你就會無時無刻地在意識層面開放你所有的感知,例行性這件事情就不存在,它就變成一種意志在運作著,就會知道,喔,原來我沒有朝著博愛的方向在走、原來我是從小我的方向、在進行自我封閉、原來我忘了…..不過忘了並沒有關係,忘了只要再想起來就好了。
練習久了之後,就會培養起自己的情感生命,自己的意識生命,會去思考生命,當孩子長大進入社會裡面,就有機會做這樣的連結,把小我擴大到大我,再擴大到更大的我。
其實,台灣的政治制度,法律制度,都是我思想方式的投射,那我可以扮演什麼角色?如果人類整個經濟模式,整個生產模式,就是我的生活模式的一個投射,他是博愛的嗎?
答案顯然不是的,那我該怎麼努力?
整個人類的文化,百花齊放,其中也包括了『我』的文化,我們應該問問,我們可以如何共享?如何互相保護?又互相尊重?然後不去干擾到彼此的自由。
所以,它是一個從小我出發,慢慢擴充,然後又回到小我的一個過程。我覺得這是華德福教育的最高的理想,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成功,但是我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了,而且速度不慢。這是還滿令人振奮的。
以上就是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屬於史代納講的文化的運動,文化行動,不過,史代納講的文化,並不是一般人談的文化,而是屬於人的一切行為,我們需要全面去翻轉他。
最後,再講一個小小的點,我們在講人的成長,意志,情感,思考,然後七年一個階段,這是屬於身體的部分,至於人的心的部分,按照人智學的講法,我們正要要從理智心進化到意識心的階段。
其實,台灣的政治制度,法律制度,都是我思想方式的投射,那我可以扮演什麼角色?如果人類整個經濟模式,整個生產模式,就是我的生活模式的一個投射,他是博愛的嗎?
答案顯然不是的,那我該怎麼努力?
整個人類的文化,百花齊放,其中也包括了『我』的文化,我們應該問問,我們可以如何共享?如何互相保護?又互相尊重?然後不去干擾到彼此的自由。
所以,它是一個從小我出發,慢慢擴充,然後又回到小我的一個過程。我覺得這是華德福教育的最高的理想,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成功,但是我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了,而且速度不慢。這是還滿令人振奮的。
以上就是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屬於史代納講的文化的運動,文化行動,不過,史代納講的文化,並不是一般人談的文化,而是屬於人的一切行為,我們需要全面去翻轉他。
邁向由意識心搭起的橋樑
最後,再講一個小小的點,我們在講人的成長,意志,情感,思考,然後七年一個階段,這是屬於身體的部分,至於人的心的部分,按照人智學的講法,我們正要要從理智心進化到意識心的階段。
什麼叫做理智,intellectual,我們可以在一個小小的晶片裡頭,放進一座大英圖書館,人類真是厲害了,我們也可以一打開電腦,就看到外太空的圖片,可以透過一個東西,極有效極快速地完成理智能夠完成的事,現代科學的成就是他的巔峰,可是,接下來,理智就會開始走到危機了。
你要繼續搭橋往前走,而那座橋就是人類要跨越懸崖的目標,就是意識心,consciousness soul。
理智是屬於我的,個人是非對錯以及各種框架的,這對人類是重要的。經過幾次世界大戰,經過幾次人神不分的、那種人沒有真正自由的階段已經過了,我的理智已經發展到巔峰了。下一個階段,我要開始跟你合而為一了,我要開始去把別人的狀況,理解為我自己的一部份,我要去在意別人的感受,我要去思考別人的思考,找別人一起行動,把別人的意識納入我的意識脈絡之中,這是下一步要做的事。
跨出這步,理想才有可能做到。
我們現在常常陷入二元對立的狀況,二元對立其實已經是我們生活的常態,貧富對立,階級對立,政黨對立,男女對立,四五年級最明顯(現場笑),各式各樣的對立,隱含在我們的生活之中。這就是理智心發展到巔峰的一個副產品。
跨出這步,理想才有可能做到。
我們現在常常陷入二元對立的狀況,二元對立其實已經是我們生活的常態,貧富對立,階級對立,政黨對立,男女對立,四五年級最明顯(現場笑),各式各樣的對立,隱含在我們的生活之中。這就是理智心發展到巔峰的一個副產品。
所謂有我,其實是因為有你才有我,按照史代納的說法,按照人智學的講法,人類的進化到了這個階段,可以得到一個自由的我,這個自由的我,因為有這樣的分離,你才可以證到有我,可是他的代價就是人我分離,他的代價就是主客分離,二元對立,這時你就會很開心,覺得我自由了,我獨立了,我找到我自己了,然後我就陷入無盡的孤單裡面去。陷入存在主義無限的孤單裡面去。
那下一步是什麼?意識心就是重新要連回來,但是當我連回來時,我是要帶著清晰的自我意識,是帶著自由的思想連回來,而不是連回來那種懵懂不覺,渾然不知的狀況;那已經是過去了。
所以我要再連回來,意識心的跨越,那是度過危機的一道橋,我要發展我的意識心,然後我們就可以慢慢朝著那個方向去走。
人智學的理論,當然可以用不同方式去詮釋,人智學不是真理,他是真理的一個樣貌而已,它用這個說法來詮釋某一些現象,這現象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,也可以有各種的說法。
就像我覺得華德福裡面有很多觀點,跟主流發展心理學是能夠對應的,我們一定要超越這個名相,不能以它為獨尊。我們可以自己去感受,如果這個說法是對的,從理智心跨越到意識心,從小我連結到他者,再合成一個大我,是不是在這個時代,我們需要做的?如果是的話,我們仔細地去感受,歸零地去感受,然後帶著一種基本的出發點,去做每一件事情。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不一樣了,世界就會開始不一樣。
人智學的理論,當然可以用不同方式去詮釋,人智學不是真理,他是真理的一個樣貌而已,它用這個說法來詮釋某一些現象,這現象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,也可以有各種的說法。
就像我覺得華德福裡面有很多觀點,跟主流發展心理學是能夠對應的,我們一定要超越這個名相,不能以它為獨尊。我們可以自己去感受,如果這個說法是對的,從理智心跨越到意識心,從小我連結到他者,再合成一個大我,是不是在這個時代,我們需要做的?如果是的話,我們仔細地去感受,歸零地去感受,然後帶著一種基本的出發點,去做每一件事情。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不一樣了,世界就會開始不一樣。
真的,你會從每件小事裡面,得到一點一滴的成就與鼓勵,而不是用舊有的思惟,用原來理智心二元對立的思惟,用小我的思惟,然後在生活中累積一點一滴的挫敗跟無力感,那會讓人痲痹與死去的。
反過來,如果你願意,在人智學這條路上,一起去開創這樣的理想社會,就像我剛剛說的,我們換一種出發點,仔細去想,去行動,去感受旁邊這個人的感受,去思考那個人的思考,然後回到自己,完全的自由,你就會發現,其實華德福教育還真的是不錯。雖然他現在還不理想,還未完滿,可是,當下它其實就已經是完成了。這是我自己的經驗,當下,他就已經是完成了。
反過來,如果你願意,在人智學這條路上,一起去開創這樣的理想社會,就像我剛剛說的,我們換一種出發點,仔細去想,去行動,去感受旁邊這個人的感受,去思考那個人的思考,然後回到自己,完全的自由,你就會發現,其實華德福教育還真的是不錯。雖然他現在還不理想,還未完滿,可是,當下它其實就已經是完成了。這是我自己的經驗,當下,他就已經是完成了。
每一個當下,構成一個時間流,每個當下就完成,他當然是不會圓滿,因為圓滿是達不到的,如果圓滿了,就不用當人了。因為我們不圓滿,所以我們當人。
你不能問為什麼我當人還不圓滿,這樣問不對,當人,本來就不圓滿,所以我們必須在每個當下,確認我們自己,這是我自己在華德福學校學習,覺得很寶貴的一個想法,跟大家分享。並沒有一個終極的理想在那裡,沒有一個真正的華德福學校是我們的目標,沒有,真的沒有。大家都在這條路上,一起進化,一起進步,這才是真的。
你知道,在德國,大家會覺得美國的學校有些奇怪,紐西蘭也不知道在做什麼,然後,紐西蘭也許就覺得德國怎麼都不長進,美國的華德福老師穿迷你裙,穿靴子,這要是在慈心會被罵死,我知道這件事後,有一陣子就都穿牛仔褲去上班。
我們那時候開教師會議,就開始討論為什麼老師不能穿牛仔褲?回到原點,歸零思考,為什麼不行?你說服我,我就不穿,只要你說服我,我就脫掉(現場笑),不過,我心裡知道,穿牛仔褲感覺太隨性,太不正式,其實並不好。
你可以因為要營造教室內輕鬆舒服的氣氛,所以穿牛仔褲,你也可以說,我是要營造教室內嚴肅正經的氛圍,所以不行,這些我都覺得OK,重點是,你怎麼跟孩子談這件事,孩子怎麼感受老師的價值觀?如果是清楚的,那就做,而不是說:據說這是不行的,所以不行。這在孩子的靈性上,是會損害靈性自由的,因為我們自己也不自由啊。
這些迷思其實都很好玩,所以說,根本沒有一個完滿的學校,重點是我們要在這裡面,愈來愈意識化。
我自己是很想去紐約看看那個穿迷你裙的老師,現在慈心也可以穿牛仔褲了,慈心也在成長,我跟慈心第一屆畢業的學生說,你們這屆是最好的!學弟妹就會瞪大眼睛,我就說,可是下一屆會更好!這是沒有衝突的。
所以,大家可以一起努力,這個過程是真的滿辛苦的,我之前講滿多比較現實負面的例子,但是,當代人類的確面臨極大極大的挑戰,它的挑戰不止于在它的大,而在於我們無所知覺,這才是最可怕的。
你不能問為什麼我當人還不圓滿,這樣問不對,當人,本來就不圓滿,所以我們必須在每個當下,確認我們自己,這是我自己在華德福學校學習,覺得很寶貴的一個想法,跟大家分享。並沒有一個終極的理想在那裡,沒有一個真正的華德福學校是我們的目標,沒有,真的沒有。大家都在這條路上,一起進化,一起進步,這才是真的。
關於教師的服裝---穿迷你裙的華德福老師
你知道,在德國,大家會覺得美國的學校有些奇怪,紐西蘭也不知道在做什麼,然後,紐西蘭也許就覺得德國怎麼都不長進,美國的華德福老師穿迷你裙,穿靴子,這要是在慈心會被罵死,我知道這件事後,有一陣子就都穿牛仔褲去上班。
我們那時候開教師會議,就開始討論為什麼老師不能穿牛仔褲?回到原點,歸零思考,為什麼不行?你說服我,我就不穿,只要你說服我,我就脫掉(現場笑),不過,我心裡知道,穿牛仔褲感覺太隨性,太不正式,其實並不好。
你可以因為要營造教室內輕鬆舒服的氣氛,所以穿牛仔褲,你也可以說,我是要營造教室內嚴肅正經的氛圍,所以不行,這些我都覺得OK,重點是,你怎麼跟孩子談這件事,孩子怎麼感受老師的價值觀?如果是清楚的,那就做,而不是說:據說這是不行的,所以不行。這在孩子的靈性上,是會損害靈性自由的,因為我們自己也不自由啊。
這些迷思其實都很好玩,所以說,根本沒有一個完滿的學校,重點是我們要在這裡面,愈來愈意識化。
我自己是很想去紐約看看那個穿迷你裙的老師,現在慈心也可以穿牛仔褲了,慈心也在成長,我跟慈心第一屆畢業的學生說,你們這屆是最好的!學弟妹就會瞪大眼睛,我就說,可是下一屆會更好!這是沒有衝突的。
所以,大家可以一起努力,這個過程是真的滿辛苦的,我之前講滿多比較現實負面的例子,但是,當代人類的確面臨極大極大的挑戰,它的挑戰不止于在它的大,而在於我們無所知覺,這才是最可怕的。
所以回到源頭,我們怎麼樣去看到,如何在每一個當下,去創造我們可以去做的事情,把孩子當成跟我們一樣,是神聖而平等的人,他有他自己平等自由博愛的寶藏,我怎麼樣在跟孩子互動的每一分每一秒,我都去支持這個東西,然後,反饋回來,我自己又更去意識,又更覺醒一點,跟孩子一起成長。
孩子本來就是跟我們一樣平等,在跟他互動的過程中,我有機會再更認識自己一點,更覺醒一點,更成長一點,同時,帶給孩子的教育,是支持性的教育,而不是制約的,灌輸的或是壓抑的,教條的,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從小被無意識被對待的,這是我們這一代,至於我們的上一代更嚴重,更慘,但是,如果再比起兩百年前,又算是再幸運一點。
雖然外在很多困境,很多紛擾,但是我還是要強調,當下做了,當下就圓滿,今天我們跟華江的孩子面對面,就在這裡圓滿,也許以後在哪個山上,有一百公頃的校地,也會有新的挑戰,這都沒有關係,都會有當下的圓滿。
家長劉慧君:
雖然外在很多困境,很多紛擾,但是我還是要強調,當下做了,當下就圓滿,今天我們跟華江的孩子面對面,就在這裡圓滿,也許以後在哪個山上,有一百公頃的校地,也會有新的挑戰,這都沒有關係,都會有當下的圓滿。
家長劉慧君:
我分享一下,多年以前,我與許多家長上倪鳴香老師的課,記得她那時有給我們看一張照片,這張照片中的女老師,穿著牛仔褲唸書給孩子聽。
當時我們都想這犯了兩個大忌,第一,書怎麼能用念的給孩子聽呢?應該是要自己把故事記起來,背起來,自己消化以後再說出來啊,再來,這老師怎麼可以穿牛仔褲?她應該要穿著寬寬的裙子,可是卻穿了很緊很緊的牛仔褲,小孩則是圍在她的身邊,整個教室就是一個家庭的氛圍,非常溫暖。
這件事情埋藏在我心中七年了,如今,我問自己,為什麼我要穿裙子,是因為我已經體認到,穿這種裙子的感受是什麼,但是,重點是我有這種感受,當我有這種感受,一個自由的圓滿的溫暖的感覺在我心裡的時候,那就算我穿緊身褲,也不再是問題,因為那個氛圍會自動在我與孩子之間流動,自然地在教室中流動。
當然我到現在還是會儘量選擇穿裙子,可是當我穿牛仔褲時,我還是會有意識到,要帶來的是什麼。
(口述: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校長王智弘,整理:方巧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